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的应用
1、原位杂交的作用机理是用荧光素标记上核酸探针,用探针检测组织切片或者细胞学涂片的靶细胞,也就是目标细胞,看如何与之结合在一起。如果能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种杂交体,在荧光显微镜看,就可以看到DNA染色体的数目和结构的异常,也可以看基因的扩增、融合、断裂、突变。
2、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是一种强大的研究工具,应用于基因定位、未克隆基因研究以及染色体畸变分析。它在基因定性和定量分析,基因整合、表达调控等领域展现独特优势。
3、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可以检查很多种疾病,只是一种生物试验的技术,其实不光是在人体中可以用,在很多动物、植物的检测试验中都可以应用,具体到常见的疾病诊断,最常用的肯定是肿瘤,尤其是恶性肿瘤,举例如下:乳腺癌的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的过表达情况,经常用到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来做最终的判断。
4、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是一种在70年代后期兴起的非放射性检测技术,主要用于染色体异常及基因诊断等领域。该技术通过荧光标记的核酸探针与染色体或DNA上的同源互补序列结合,经变性、退火和复性过程形成杂交体,然后利用荧光检测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
如题。一道生物题
1、绿色开花是种子植物的一个显著特征,这一特征是其他类型的植物所不具备的。所有绿色开花的植物都属于种子植物。 无籽西瓜是三倍体植物,属于被子植物中的禾本科。由于其三倍体特性导致细胞分裂不正常,因此无法形成种子。尽管如此,无籽西瓜仍然是种子植物。
2、答案没有错,但只是一种可能。我做过这题。不可能有b,所以A就可以选出来了。注意题目中有“非等位基因位于为同源染色体上”,所以这些基因有连锁现象 A的情况是,在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前期染色体发生了联会。ABR染色体和aBr染色体的含R片段发生互换。这是一个基因重组的过程,不属于基因突变。
3、解这是一到有关生物食物链的问题,青蛙食物链中的消费者,它能将其他的消费者 吃掉,尤其是害虫等生产者(如庄家等)的天敌,在食物链中处于比较重要的作用。
4、答案是:B。你自己画一下遗传系谱图就可以知道,此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所以该夫妇双方的基因型均为:1/3AA、2/3Aa,所以这对夫妇生患病孩子的概率是:2/3*2/3*1/4=1/9,又由于题目中要求生的是一个儿子,所以还要乘以1/2,即1/18。
某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Rr,非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
1、【答案】A 【答案解析】试题分析:基因型为AaBBRr,在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AaBBRr产生的配子类型有:ABR、ABr、aBR、aBr。故选A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属于容易题。
2、基因型为AAbbCC与aaBBcc的小麦进行杂交,这3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F1形成的配子种类数和F2的基因型种类数分别是 ( ) A.4种、9种 B.4种、27种 C.8种、27种 D.32种、81种1红花阔叶的牵牛花植株(AaBb)与“某植株”杂交,其后代的表现型为3红阔∶3红窄∶1白阔∶1白窄。
3、解析 某种动物(2n=6)的基因型为AaBbRrXTY,由于A、B基因位于同一条常染色体上,且甲的基因型为AbRXTY,则该动物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同源染色体之间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
4、D.摩尔根利用类比推理法通过果蝇的杂交实验证实了基因在染色体上在种子发育过程中,很多植物需要合成和储存大量油类物质。油体是积累油类物质的结构,最初在内质网中一个分化的区域形成,主要储存甘油三酯。
5、表现型指 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 ,控制 相对性状 的基因叫做等位基因,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叫做 基因型 。第二章第一节减数分裂是进行 有性生殖 的生物在产生 成熟生殖细胞 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 减半 的细胞分裂。